世界速看:西太暖池区上层细菌颗粒有机质研究又有新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06-27 18:43:10
【资料图】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宋金明团队与德国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合作,在国际地学自然指数期刊《地球物理研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报道了西太暖池区细菌颗粒有机质的丰度、活性及对海洋生物碳泵储碳贡献的新见解。
海洋是地表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在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洋表层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颗粒有机碳,在经历一系列复杂过程后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海洋内部,这一过程被形象地概括为生物碳泵,是最为重要的海洋储碳机制之一。
生物碳泵的效率普遍较低,大部分颗粒有机质在海洋上层被细菌降解,仅有约10%可输出至约1000米的海洋中层以下,更有不到1%可最终到达沉积物中埋藏。然而,细菌对有机质的降解和转化机制并不清晰,细菌既是有机质的降解者也是贡献者,细菌的重要功能还可将活性有机质转化为惰性细菌碎屑,从而助力碳封存,增加海洋碳汇。
因此,细菌颗粒有机质的丰度和活性成为影响生物碳泵储碳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到目前为止,对水柱中细菌有机质循环过程以及其对生物碳泵的贡献仍知之甚少。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