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三国的名将周瑜,为何广受文人墨客的称赞?因为他差点改写了历史
【资料图】
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周瑜,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被刻画成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最终气急攻心而死,事实上,在三国志史料记载中,吴国能作为三足鼎立中的一方势力,周瑜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唐诗宋词里也会经常有周瑜的出现,一方面周瑜长得很漂亮,很有才气,实实在在的风流人物,另一方面,周瑜的军事才能也很突出,连曹操也很将他收入麾下。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他的家族在东汉末年是很有势力的。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做过汉朝的太尉,他父亲也做过洛阳县令。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周瑜更是文武双全,在乱世中也立志要建功立业。适逢孙坚举兵讨伐董卓,将家眷迁到舒县,周瑜与孙坚同岁,两人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周瑜更是将自己在南路的大宅院给孙坚居住,从此孙周两家好得像一家人。
公元195年,周瑜去探望身为丹阳太守的从父周尚,恰好孙策率军进入历阳要东渡长江,周瑜便率兵迎接孙策,并帮助他攻取了吴郡,会稽郡之后又回到丹阳。袁术发现周瑜很有才能,派人取代周尚的丹阳太守,周瑜只能跟随周尚来到寿春,周瑜不愿归附袁术,所以请求到居巢做县令,意图回到江东,袁术同意了。后来周瑜在居巢县又认识了鲁肃,两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公元198年,周瑜和鲁肃一起回到吴郡,孙策十分高兴,亲自来迎接他,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位,给他的赏赐更是无人能及,这时周瑜年仅二十四岁,吴郡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周瑜随孙策四处征讨,终于打下了江东的基业,周瑜随后镇守巴丘。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统领军国事务,周瑜回吴郡吊丧留在了吴郡,与张昭一同主管军政,后来周瑜又屡立战功被任命为大都督。
公元206年,曹操打下荆州,水陆两军发展到几十万人,两年后向江东进逼大军压境,东吴群臣乱作一团,包括张昭在内的大部分人都建议孙权向曹操投降,唯有周瑜鲁肃等小部分人主张抵抗,孙权力排众议,拔剑斩断桌角以明志,全力支持周瑜。刘备此前被曹操打败,于是孙刘两家联合共同抵抗曹操,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这就是著名的赤壁之战。
实际上,赤壁之战的胜利,主要都是周瑜的功劳,黄盖诈降,火烧赤壁也是在周瑜的指挥下发生的,并不是像演义小说里说的那样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赢下来。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多少有点夸张了。